車內空氣隱藏的危機 
 
 

近來室外空氣中懸浮微粒PM 2.5 的空污問題是時下民眾最常討論的話題。PM 2.5即粒徑在2.5微米以下的粒子,由於微細到可穿透至肺部氣泡,可能會導致氣管發炎,更甚者將引起心血管疾病發生,加上天氣逐漸炎熱,許多人選擇以汽車代步,除了待在消暑的空間、不用與往來的人車相擠外,大多民眾認為在車內就能隔離車外污染,但是卻忽略車內的空氣品質。

 

當汽車停放在大太陽底下曝曬,車廂內溫度逐漸升高,車內材料釋放的有害氣體也會相對增加。針對車內空氣品質問題,曾有車主提出新購買的轎車使用4個月後,仍感到車內氣味刺鼻並感到口腔、喉嚨不適,隔年就診檢查出支氣管肺部感染,並有肺氣腫跡象,因為懷疑疾病為車內污染所致,因此向經銷商提告並求償。另有車主購買高級轎車使用兩年來經常出現咳嗽、頭暈且四肢無力的症狀,故懷疑是否與車內空氣有關,檢測後顯示車內空氣中甲醛含量及TVOC(總揮發有機化合物)總量超標,但汽車廠商不承認,引起消費者開始重視車內空氣品質。

 

由上述案例,發現車內空氣的污染遠超過我們想像。由於環境中存在著許多有機化合物,而各種化合物的沸點不同,介於50~260℃之間的物質,世界衛生組織(WHO)定義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, VOCs),如苯、甲苯、苯乙烯、甲醛及丙烯醛等。為了能夠降低汽車油耗,許多廠牌的車都會使用輕質的合成材料取代金屬材料,如坐墊、襯墊、檔風玻璃等,都會提高粘著劑的使用量,加上車內塗料、內飾、皮革纖維會添加的溶劑等,其成分大多含有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甲醛、酯類及酮類等有機化合物,當汽車暴露在陽光下,密閉的車體使車內溫度迅速上升,加速有機化合物揮發,尤其以新車最為明顯,美國環境保護協會在《車內空氣污染:開車族的隱藏威脅》中提到,車內懸浮微粒、甲苯及一氧化碳等污染物質含量比車外高10倍,如果車內空氣不佳,會對人體造成頭暈、噁心、精神不濟等影響,民眾進入車內駕駛及乘坐對健康會有非常大的損害,更甚者將危及行車安全。下表為常見VOCs之毒性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早期車內空氣污染在各國是少數專業人士關注的問題,直到現在,人們對於車輛的使用及依賴性迅速上升,汽車產業更蓬勃發展,使得VOCs目前已經受到包括歐盟、美國、日本、中國及香港等國家或地區重視,而自訂規範及限制,國際標準化組織在2012年陸續發布道路車輛室內空氣一系列ISO 12219測試方法,隨著各國對於車內空氣VOCs的濃度及檢測相關標準陸續頒布,但其各國的立法和標準並不一致,無法進行強制法規約束。如美國和德國針對車內材料及零部件來控制車內空氣品質的污染源,美國環境保護署(EPA)更要求汽車內所使用的材料必須進行申報,確保對環境和人體危害程度降到最低;日本和韓國則針對製造商進行最終整車空氣品質檢測。因此,嚴格掌握及控管車內可能產生的VOCs濃度,確保消費者的健康與安全,否則因車內污染不斷衍生出的問題,將帶來民眾的恐慌及不安。

 

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驗證技術部產品驗證組,除了相關VOCs檢測資訊外,如採集方式、分析方法及濃度限值等,皆有專人服務洽詢,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或廠商與我們聯繫。

 

http://www.pidc.org.tw/zh-tw/DIV13/13/PTSAMail/Pages/2015-05-d%E8%BB%8A%E5%85%A7%E7%A9%BA%E6%B0%A3%E9%9A%B1%E8%97%8F%E7%9A%84%E5%8D%B1%E6%A9%9F.aspx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薰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